在革命的漫漫征途中,诸多关键节点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道路,罗坊会议便是其中耀眼的一颗。1930年10月,在新余下罗坊镇陈家闹村,紧张氛围如阴霾笼罩。毛泽东同志毅然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行委的联席会议,史称“罗坊会议”。
当时,国民党反动势力猖獗,对革命根据地虎视眈眈,党内“左”倾错误思潮亦干扰着战略决策。在此危局下,罗坊会议确定了“诱敌深入”的战略方针。这一方针的诞生,恰似破晓曙光。它并非简单的战术调整,而是深刻洞察敌我态势后的智慧结晶。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,“诱敌深入”是避其锋芒、蓄势待发的高妙之策。它让红军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布局,把战场引至熟悉的根据地,凭借群众支持和地形优势,攥紧拳头给予敌人致命一击。罗坊会议的意义远超军事范畴。在理论探索上,它为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理论添砖加瓦。通过实践检验与战略抉择,进一步明晰革命道路方向,促进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。从实践角度,它纠正“左”倾错误,让党和红军在思想与行动上重回正确轨道,凝聚力量,为后续前四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奠定坚实基础。
罗坊会议,是革命先辈们在困境中冷静思考、大胆决策的生动诠释。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曲折道路上的成长与成熟,其蕴含的实事求是、勇于探索精神,如不灭火种,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,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。